2022年8月21日下午,浙江大学陈伟球教授和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张助华教授作客“工程科学论坛”,为我院师生带来了两场精彩的必威最新 ,报告会由工程科学学院执行院长吴恒安教授主持。
陈伟球教授报告的题目为“多场耦合三维接触的势理论分析方法与应用”。他介绍道,随着各种高性能薄膜材料的广泛应用,其性能测试方法得到了较多的关注,其中压痕技术较为常用,具有使用简便、精度高等优点,其依据是经典的赫兹接触理论。目前,力电显微镜技术、热探针技术等也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多场耦合材料的性能测试中,但还是以定性为主。这些方法定量化的关键在于获得多场耦合三维接触解,这方面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的Kalinin课题组做了不少工作。在本报告中,陈伟球教授主要介绍了他们课题组在压电、热释电、电活性软材料等多场耦合材料三维接触分析方面的研究工作,并就未来的研究发展作了简单的探讨。
随后,张助华教授以“硼烯—新的旗舰二维材料”为题,为大家带来了一场精彩的报告。他表示,硼是最神奇的元素之一,几乎可与任何其它元素组成化合物;硼也是最复杂的元素之一,形成复杂的化学键和数量众多的同素异形体。在纳米和分子尺度,硼具有更奇特的性质,能够展示类似碳的平面结构,还可形成笼状分子结构等。随着以石墨烯为代表的二维材料的研究兴起,硼是否可以形成类似于石墨烯的硼烯单层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。张助华教授系统介绍了硼烯研究的发展历程:从纳米硼团簇到二维硼结构的雏形,从自由独立的硼单层到基底调制的硼烯结构,从基底上硼烯合成的理论探索到最终实验的完美实现,再从硼烯的结构研究到其缺陷行为和丰富物性的挖掘等。他同时结合自己课题组近几年的研究进展及体会,简要探讨了未来硼烯研究所面临的科学挑战。
在交流提问环节,听取报告的老师和同学们踊跃发言,分别同两位教授就相关问题进行了更加专业细致的讨论,会场内洋溢着浓厚热烈的学术氛围。
报告人简介:
陈伟球,1990、1996年分别于浙江大学获学士和博士学位,现为浙江大学航空航天学院工程力学系教授、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,航空航天学院常务副院长。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智能材料和结构力学、多场耦合力学、软物质力学、结构的振动与波动等。参与撰写中文专著1部、英文专著3部,在国内外专业期刊上发表论文400余篇。2007年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,入选2015年度教育部高层次人才奖励计划。目前任浙江省力学学会理事长,中国力学学会监事会监事,中国材料研究学会超材料分会常务理事,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echanical Sciences、Mechanics of Advanced Materials and Structures等五个国际期刊的副主编以及《力学学报》《中国科学 物理 力学 天文学》《科学通报》等十余个国内外期刊的编委。
张助华,2004和2010年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先后获得学士和博士学位。2009-2010年在美国内布拉斯加大学林肯分校做访问研究。2010年10月留校工作,2013年晋升教授。2012年赴美国Rice大学材料科学与纳米工程系开展博士后合作研究。2017年入选国家高层次人才计划;2019年入选江苏特聘教授和江苏省“双创人才”。主要研究方向为纳尺度物理力学,低维纳米材料多场耦合功能性。主持国家高层次人才计划青年项目,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,江苏省杰出青年基金项目等。已发表SCI论文130余篇,被SCI他引6000余次,入选2020和2021年中国高被引学者;曾获中国力学学会青年科技奖(2021)、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青年教师奖二等奖(2020)、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奖(2013)等学术奖励。现任Int. J. Smart Nano Mater.和Front. Phys.副主编,Acta Mech. Sinica、《固体力学学报》等5个中英文期刊的(青年)编委,中国力学学会物理力学专业委员会委员,中国力学学会微纳米力学工作组组员等。
撰稿人:张钊 穆恺
摄影:钱建豪
(近代力学系)